瀏覽次數:803 發布時間:2020-03-13 |
今年1-2月份,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83起,其中成功預報10起,涉及可能傷亡人員74人,避免直接經濟損失465萬元。與前5年同期平均值相比,今年前2個月地質災害發生數量增加2.5%,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減少84.6%和31.4%。
據了解,在今年前2個月發生的83起地災中,包括滑坡24起、崩塌23起、泥石流2起、地面塌陷34起,造成2人死亡、1人受傷,直接經濟損失1133.5萬元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地質災害發生數量、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減少25.9%、77.8%和25.0%。其中,2月份全國發生地災59起,包括滑坡22起、崩塌13起、泥石流2起、地面塌陷22起,造成1人死亡,直接經濟損失803.6萬元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地質災害發生數量減少7.8%,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與上年持平,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增加21.4%。此外,2月份全國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7起,涉及可能傷亡人員68人,避免直接經濟損失375萬元。
總體來看,今年前2個月地災呈現5個特點:一是與多年同期相比,災情屬于中等;二是防災減災效果良好;三是災害類型以滑坡、崩塌和地面塌陷為主,災害級別以小型為主;四是以自然因素引發為主;五是中南地區發生數量最多,直接經濟損失最重,中南地區和西南地區死亡失蹤人數最多。
根據地災多年發生規律,3月份是地質災害低發期,發生數量和危害情況可能與2月基本持平或略為偏重。據氣象部門預計,江南西部、華南西部、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東北部等地區降水偏多,要注意防范異常強降雨、冰雪凍融和人類工程活動引發的泥石流、滑坡等地災。另外,西北黃土地區還需要注意防范春季農田、坡地灌溉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災。
(來源:自然資源部網站)